2023 年的 WWDC 上,Apple 高调发布了名为 Vision Pro 的 VR 设备。这一设备标志着 Apple 在虚拟现实领域,取得了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尽管 Vision Pro 在技术和性能上都令人惊叹,其高昂的售价却使得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2024 年 6 月,Apple 在 WWDC 上正式发布 Vision Pro 国行版本正式发布。尽管发布之初热度颇高,许多科技爱好者和行业分析师都对其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但就像年初的「美版」Vision Pro 一样,Vision Pro 的热度来得快、走得更快,在国内的讨论热度甚至还没有 iOS 18 来的高。
图片来源:Apple
说实话,从硬件的角度来看,Vision Pro 的技术规格确实无可挑剔,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刷新率的「三高屏幕」配合上自研的 R1 芯片以及复杂的传感器阵列,为 Vision Pro 用户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人民币 29999 元的起步价却使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承受。
尽管 Vision Pro 在专业用户和高端消费群体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甚至小雷都一度想买一个二手的美版 Vision Pro 回家看 F1 用。但对于大众市场而言,Vision Pro 呐和配置一样高的售价,确实将不少消费者拒之门外。这也导致近期网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 Apple 将推出廉价版 Vision Pro(Vision 或 Vision SE)来扩大其 VR 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但在我看来,「低价版」并不能解决 Vision Pro 的问题。
Vision Pro 的根子问题,不是价格高
首先,廉价版 Vision Pro 无法解决根本的市场需求问题。Vision Pro 定位于高端市场,其高价注定了它主要面向专业用户和高端消费群体。然而,廉价版 Vision Pro 的出现虽然能够降低购买门槛,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VR 和 MR 设备的主要用途仍然局限于游戏、娱乐和部分专业应用,这些用途并不足以支撑高昂的设备成本。即便 Vision SE 将价格压低至 2000 美元以下,消费者对于这一新兴技术的接受度和需求量依然无法与智能手机等成熟产品相比。
根据 Counterpoint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全球 VR 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29%,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疲软。头部厂商如 Pico 和 Meta 的设备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一现象说明了整个 VR 市场的需求正在趋于饱和。分析指出,VR 市场的增长受限于缺乏杀手级应用、设备价格高企以及用户体验尚未达到预期。
图片来源:Meta
此外,VR 行业内的竞争加剧也使得新进入者很难通过简单的价格战获得显著市场份额。即使是 Apple 这样的巨头,也无法仅凭价格优势改变市场的整体走向。廉价版 Vision Pro 可能会吸引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但对于推动整个产品线的市场份额增长作用有限。
其次,廉价版 Vision Pro 在技术和生态系统上的限制也是推广的一大障碍。Vision Pro 之所以定价高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搭载了诸多先进的技术,如刚刚提到的「三高屏幕」、自研的 R1 芯片以及复杂的传感器阵列。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使得设备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图片来源:Apple
根据 Apple 的「刀法」,廉价版 Vision Pro 不可能完全保留这些高端配置,否则其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要知道 即使是 6499 元的 iPad Air,用的还是 60Hz 的屏幕,8999 元的 MacBook Air 甚至只有区区 8GB 的内存。而当精准的刀法落在「廉价 Vision Pro」上,vision Pro 那出色的用户体验还剩多少呢?
此外,Apple 的 Vision Pro 生态系统尚在起步阶段,开发者的支持力度也相对有限。尽管 Apple 为开发者提供了 Vision Pro 开发者实验室和 SDK,WWDC 上也为 Vision OS 留出了不少时间,但这些支持措施并不足以迅速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应用生态。VR 行业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软件生态,这一点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已经得到验证。
没有足够的应用支撑,廉价版 Vision Pro 很可能会面临和现有高端版本相同的困境,即便价格再低,也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另外,用户需求和用户习惯也是影响 Vision Pro 推广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VR 设备仍然是一种新奇的科技产品,尚未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户对于这些设备的需求大多集中在娱乐和游戏领域,而在其他应用场景上的需求尚未完全显现,这进一步限制了 Vision Pro 的市场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