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趾高气昂地说:“只有在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一场马拉松公路比赛中击败了人类驾驶员(比如他)以后,丰田公司才会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10年后,丰田章男默默地把这段话捡起来吃掉,没能逃脱真香定律。
新闻报道,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已经出炉,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
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这意味着丰田正式涉足智驾。软硬件不从同一家公司采购是丰田最后的倔强。
对丰田来说,选择向中国企业采购智驾方案是无奈之举。
要知道,智驾是智能汽车的灵魂。国内外的大车厂普遍不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出去,像特斯拉就选择了自研,小米、蔚来、理想、小鹏以及比亚迪等,均选择与英伟达合作,基于Orin-X自动驾驶平台,打造自己的智驾方案。
全球真正能够独立研发智驾系统的公司只有四家,分别是美国英伟达、特斯拉、英特尔以及中国的华为。
除此之外,别无分号。在中国,华为则是唯一打通智驾全技术链条的厂商。丰田选择华为,既是对后者技术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市场的讨好。
是的,时代变了,日系车需要讨好才能在中国生存下去。
对于很多日系车迷来说,打死也不会承认丰田前景堪忧,因为这家公司刚刚发布的销售数据太亮眼了。
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数据,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丰田在全球的销量(包括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5%,达到1,110万辆,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
分地区看,北美、欧洲和印度三个地区增长了4.5%,哪怕在中国,同比也增长了1.4%!你能说丰田不行吗?
日系车迷怎能不激动?
如果丰田的高管也像日粉那么乐观就好了,但他们不会。
在看似增长的数据中,有两点不会被丰田忽视,一是丰田汽车的销量增幅中,部分要归功电动汽车的优异表现。
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里,该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电池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三倍多,达到116,654辆。这意味着,电动汽车才是未来啊。
二是,进入2024年后形势不容乐观。丰田3月全球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2.1%,至897,251辆;产量下降10.3%,至807,026辆。
视野如果再放宽一点,看看日系车在华销量,丰田高管恐怕更加坐不住。
以广汽旗下“两田”为例,在2023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64.05万辆和95万辆,销量同比分别下滑13.66%、5.47%。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分别实现营收935.28亿元、1528.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75%、6.52%。
今年前三月,情况更不乐观。根据广汽集团披露的产销报告显示,今年3月份广汽丰田销量为6.5万辆,同比下滑20.05%,而其前三月累计实现15.61万辆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9.07%。
世界汽车市场总体是扩张的,在不发生全面战争的前提下,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亚洲这类新兴市场,更是潜力巨大。
但世界汽车市场总体还是分三级,千万级、百万级、十万级,中、欧、美都是千万级市场,单纯一家中国2340万辆就占到了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中欧美三家占全球汽车市场的65%。
除此之外是百万级,印度、日本、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都在此列。
最后是十万级,比如东盟、中东、南美洲,这些地区每个国家新车销量大概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辆左右。至于非洲、西亚,新车市场很小,主要是二手车的倾销地。
这么一算,中国一家的汽车市场销量相当于二三级市场的总和,而且相比欧美市场,中国市场增量可期。可如今日系车在中国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你说丰田急不急?要不要讨好中国市场?
其实,除了讨好,丰田似乎也在向现实低头。
丰田基于以下原因曾无比抵触新能源汽车:
一是,老霸主对新势力的天然抵触。丰田无疑是燃油汽车时代的王者,哪怕到今天,它仍能称得上霸主,连续4年全球销量第一足以说明一切。
但是,这也导致丰田船大难掉头。
丰田汽车在日本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与它辅车相依的企业包括株式电装、爱信精机、丰田通商、爱知制钢、丰田车体、丰田纺织、丰田合成等等。
这些产业渗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
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沉淀固然给了丰田控制成本、躺平吸血的机会,但也把它彻底捆绑在传统燃油汽车上。
这样的丰田是很难接受改变的。
就好像一个已经习惯了旧规则的老运动员,在这个领域制霸多年、独占鳌头,你忽然提出要调整规则,甚至完全换种玩法,他当然抵触。
除非这些规则是它制定的,例如,传统燃油换成氢能源。
丰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氢能源技术,也一度在这个领域独占鳌头,其目的就是想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新规则。
可没想到中美直接联手掀桌子另起炉灶了!
中美走的新能源路线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也和氢能源相去甚远,完全重构了产业链。在这样的背景下,丰田怎么跟?
它能把国内的产业链推倒重来吗?显然不能,所以要诋毁、要反对。
二是,日本错过了一个时代。我说的这个时代不是智能汽车时代,而是移动互联时代。
无论日韩还是欧洲,他们之所以无法诞生智能汽车,是因为他们在移动互联时代,甚至互联网时代就已经掉队。
回顾过去二十年你会发现,这些地区在移动互联领域几乎毫无作为。
以日本为例,强如索尼也没能在智能手机这一关键战场挽回败局,又怎么能指望日系车在智能驾驶方面异军突起?
智能汽车靠软硬件支持。硬件方面,日本没有勇气重构产业链,也没有能力突破美国芯片的禁锢,软件方面,日本完美错过移动互联时代,压根没人才储备,更缺乏互联网思维。
今天,智能电动车发展亟需的车机芯片和算力平台,由英伟达、高通等美国巨头高度把控。
中国华为海思、地平线等企业,在这个领域也有不少作为,Momenta人工智能技术首屈一指。
中美联合几乎占据智能汽车整个产业链,你让丰田怎么搞智能汽车?
三是日趋保守的社会风气。这个问题我曾聊过很多次。日趋保守、拒绝改变的社会风气是日本制造热衷造假、不断衰落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2023年9月6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系统故障导致14家工厂全部停工,其原因为数据整理作业过程中,磁盘容量不足而报错。(日本共同社报道)
你能想象吗?仅仅一个磁盘容量不足,就导致整个产业链停产。
日本企业信息化程度之低真的匪夷所思,绝大多数电脑居然还配1.44M软驱。很多老职员根本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也不愿做出改变。
微软为了照顾日本人,甚至搞出特供软盘版WIN10,一个系统要2836张软盘。
关于磁盘空间的问题,对比中国工厂,一个很小的系统,甲方都会要求乙方配置中等配置的服务器,硬盘都是500G起步,甚至动不动几个T,足以满足丰田14家工厂的需要。
就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日本产业链之陈旧。丰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落后中国至少5年以上,供应商、制造商、代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零售商,全方位的。产品同样落后。
难怪网友要讲段子。
前两天我去修车,顺便试驾了新款奥迪A4L。
试驾完之后感叹:“这跟我开了快10年的老A4有个锤子区别!难怪传统车企要完……这都2024年了,20多万还有比这更Low的车么?”
试驾完奥迪,又去隔壁丰田看了眼:“MD,还真有!”
当然,也有些人依然信赖日系,他们不在乎车机系统,不在乎日系造假,就是纯粹的爱。
起初,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以为凭借昔日的口碑和技术积累就能够躺平稳赢,态度傲慢,对中美新能源汽车战略不以为然,甚至异常抵触。
你玩你的新能源汽车,我玩我的传统燃油+氢能源,接着奏乐接着舞。
可慢慢地,它们发现不对了,当智驾出来后,它们忽然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汽车上的运用原来是智驾啊!而电机驱动在智驾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因为电机驱动能精准地控制电机转速,从而实现高阶自动驾驶。
可燃油车,包括氢能源车都是以内燃机驱动,无法精准控制车速,在智驾技术上存在天然缺陷。
燃油车可以通过“48伏轻混”系统,搭载一个智能座舱,丰富它的娱乐性,但做不到与电动汽车一样的驾驶技术。
别看这段时间因为问界M7车祸起火的事引发对智驾的争议,但不口否认,智驾是未来的方向。
丰田可以依靠传统燃油车的优势,继续守住海外市场,销量暂居全球第一。但不意味着接下来十年二十年它还能高枕无忧。
很显然,丰田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