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雷军说漏嘴:整车测试不足15万公里?但还是比马斯克靠谱!

雷军说漏嘴:整车测试不足15万公里?但还是比马斯克靠谱!

发布时间:2024-05-27 10:58:38来源: 19333647334

最近,雷军在直播时“说漏了嘴”。

他表示小米SU7的试验车队仍在测试,目标是把这批车跑到15万、20万公里,这样一来小米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就全部跑完了,再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大家惊讶小米SU7都开卖这么久了,怎么还在测试?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疑惑,小米SU7的用户测试连15万公里都不到吗?听雷军的意思是跑到15万、20万公里还要一段时间,也许开卖的时候跑了5万公里不到。

 

小米官方紧急进行了“辟谣”,表示雷军说的全生命周期并非指小米SU7只能开15万-20万公里。而是充分测试,让大家获得更稳定的软硬件协同。

其实小米这种做法在行业内并不罕见,很早特斯拉就在做“以赛代练”。这种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传统车企的执着,有利有弊?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一款全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往往要3到5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用在整车测试上,比如汽车行业非常著名的“三高测试”。

 

何谓“三高”呢?就是高温试验、高寒试验、高原试验。

高温试验往往要到吐鲁番,面对40℃以上的气温,以及超过75℃的地表温度;高寒试验则是到漠河,面对-25℃至-40℃的极限温度;至于高原试验,自然是到青藏地区,挑战高海拔下的车辆极限。

一个冬季,一个在夏季,也就是说一轮试验下来一年过去了。很多车企开发过程中都要做两轮“三高试验”,自然开发周期短不了。

再加上一系列的用户工况试验和其他的极限工况试验,总的试验里程自不用多说。一般可靠性的试验里程都会达到40万公里以上,有不少车企也会做百万级别的测试里程。

其实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每年的冬季和夏季,都会有不少车企组团奔赴吐鲁番、漠河,为的就是“抢节点”。

 

那经历了如此严苛的考验,车辆就真的不出问题吗?似乎也不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车企确实将如此长效的测试里程写入了自己的造车标准,但效果却各不相同。

比如在三高的试验场地,很多车出现了趴窝现象,理论上应该改善完毕来年再战。如果来年成绩不理想,那就再回去改。因为冬季、夏季的时间有限,车企往往来不及改。但如今一款车急着上市,那车企会怎么做呢?大概率会做一些补救措施,但也不会耽误后续的卖车。

因此做测试肯定比不做得好,毕竟实打实发现问题。但真以为做了测试就可靠,恐怕也并不一定。

(2)以赛代练,算甩锅吗?

前几年就有很多业内人士在讨论,车企们轰轰烈烈的“三高试验”,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特斯拉的身影。路上也很少看到特斯拉的测试车,这家业内的头部车企,似乎并没有沿袭传统车企的测试方式。

 

特斯拉的处理方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赛代练”。就像运动员一样,特斯拉并不太注重日常的基础训练,而是直接将车上市,让用户去做“公测”。

最典型的就是强制单踏板模式,早期的特斯拉是不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由于很多人的驾驶习惯还是原来的,情急之下很可能踩错刹车,这也是之前“幽灵刹车”频出重要原因。这件事一直延续到2023年5月,特斯拉召回110多万辆车才解决。

特斯拉的智能驾驶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出来的,干脆周期性收集问题然后OTA,结果就是问题确实相对较多。

试想特斯拉要是做了足够多的用户测试,这些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甚至如果这样做的品牌不是特斯拉,可能早被这些给击垮了。

 

如今看来小米似乎延续了这一方式,在SU7开始规模性交付后,关于小米汽车导航失灵、智驾故障、充电趴窝、掉漆的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其中固然有小米“树大招风”的缘故,但本身的品控也确实不尽如人意。试想小米如果做了足够的测试,其中的很多问题也完全可以避免。

从2021年3月宣布造车,到2024年3月上市,小米造车总共只花了3年的时间。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时间,还用在了早期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上,再加上工厂建设、人才组织等方面花费的时间,留给整车测试的时间确实不算多,因此省略到一些步骤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样一来,更多的问题可能就是要等用户反馈了。

(3)试验方式要改?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很多车企的研发周期已经缩短到了9个月。这个时间,很显然并不支持做太多的长效测试。但另一方面,其实传统的试验方式对于如今的新能源车已经不再适用。

 

比如像高温试验,其实主要测的是发动机的熄火保护,当然还有燃油管路的抗高温能力。而电机本身对于高温的承受能力其实远强于发动机,电池在高温状态下的性质也相对稳定,这个试验的必要性就没那么高了。

高原试验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发动机的增压进气能力和排放,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这方面电动车其实也没有困扰。既不需要进气,也没有额外的排放限制。

至于高寒试验,主要就是测试发动机的冷启动能力以及管路的耐寒能力,一般加一个进气预热装置就够了。倒是电动车应该格外注意,毕竟冬季对于新能源车的考验可比燃油车大得多。

 

这方面比亚迪仰望U8是做得不错的,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居然做了长达500多天的整车性能验证。针对越野车的特殊工况,做了超过21种强化坏路耐久测试,等效用户里程达到了100万公里。至于各种高低温的工况,也都有测试到,其中光高温测试就做了超过8万公里。

但前提是仰望U8这样的车跑的本来就是最恶劣的环境,本身的溢价也极高,厂家有动力去做到最好。而很多普通的家用车,主要的用车环境就是窝在城市,消费者追求的也是实惠,可能确实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标准。

(4)功夫拍案

对于消费者来说,“以赛代练”这种方式当然很讨厌,可能无形之中做了小白鼠。但对于车企来说,这确实是最快实现更新换代的方式,毕竟按照传统的测试流程去开发,周期实在是太长了。五年的时间,市场早已是沧海桑田。这并不仅仅是钱的原因,更多的是大家都等不起。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在新车上市后继续测试,似乎也变相成了“负责任”的表现。起码比特斯拉靠谱一点,不是吗?

干货教程更多>>

吉利2025新车曝光:9款重磅产品,旗舰SUV、轿车都来了 2025首周,吉利给比亚迪一个下马威 高阶智驾≠高价,丰田开始进场!15万级激光雷达智驾SUV来了 领航穿越美国“死亡公路” 魏牌全新蓝山为何如此勇? “以旧换新”新政落地,这回轮到国四车主换新车了 蜂巢能源第五届电池日大招不断!越野、蜂行电池等重磅新品发布 又一明星“入坑”:问界M9圈走多少高净值用户 龙头车企交出亮眼成绩单 20万元以上“重庆造”占比超两成 央企造车铸就“新实力”,岚图汽车2024年“八连涨” 澳洲超万辆Kia汽车紧急召回!涉及两款热门车型 电动狂飙!年度销量之争与市场新贵的诞生 同比实现翻番,“车谷造”汽车出海突破12万辆 四维图新:当“躺赚”的图商开始下场和智驾Tier1卷生死 2024年国产品牌销量榜,谁满面春风,谁步履艰难 进口车销量连续3年负增长,BBA在中国的“黄金时代”正式落幕 不愿搬迁者赔N+7!曝某合资车企总部搬迁,多款车型或合并 门槛更低了?宁德时代发布磐石底盘,车企“换个壳就能造车” 性价比低是个性小车魔咒?iCAR V23真好看 但配置有遗憾 极越难逃5折贬值和高售后成本?倒闭至今解决了哪些问题? 既生瑜何生亮 萤火虫是挺好 但架不住领克Z20实在太卷! GMC YUKON育空登陆中国,动感外观+卓越性能,引领豪华SUV新潮流 关于乐道和萤火虫、ET9、销量、盈利等,李斌3小时的回应 新合资时代里,东风本田发起了电动化反击 2024年海南儋州市教育局招聘中学教师44人公告 2024年海南三亚市天涯区教育系统招聘幼儿园编制教师16人公告 2024年湖南怀化市卫生健康委招聘6人公告 2024年中国医科大学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2024年辽宁鞍山市公立医院招聘15人公告 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党校系统引进人才34人公告 2024年山西长治市沁源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4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