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解开AI困局密钥?中国两年落后美国
"中国AI技术落后美国约两年,但正在追赶。"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最新对话视频曝光,就中美AI较量现状直言不讳。而在芯片禁运的阴霾下,蔡崇信认为从长远看,中国完全可以自己生产高端GPU芯片。
光怪陆离中的"去中心化"
事实上,在这场"人工智能时代"的博弈中,中美两强你来我往已是常态。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爆红,全球AI狂热被彻底点燃。而美国作为AI革命的发源地,先发优势使其持续保持领先。
但形势并未就此稳定。聚焦于"中央集权式"的美国AI企业,正遭遇日益严峻的"去中心化"威胁。OpenAI选择微软,DeepMind属于Alphabet……AI巨头无一幸免于被围绕"利润"而生的资本绑架。
反观中国,虽门槛暂且较高,但在宏观战略层面,AI技术自主可控、民族品牌培育都备受重视。相较于美式"利润中心",中国AI企业倾向于"产业链生态"思维。
无独有偶,此番蔡崇信直言中国AI落后,正是源于认知到这一差距。而阿里巴巴做为产业链整合者,要突破当前被动局面,除了靠己力追赶,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或是捷径所在。
技术换芯片?蔡崇信算盘打的就是这一招
蔡崇信的论调直指云计算,背后的着眼点其实是芯片。
去年10月,美国开始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这无疑对阿里云等涉及AI运算的业务带来重创。
不过,蔡崇信并未对此太过焦虑。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完全可以"自制"高端GPU芯片。或许其才是阿里最终的布局?
近几年来,中国在芯片自主化进程实际上已大踏步推进。从制程工艺到知识产权,再到元器件生产,本土芯片企业均不乏"猛将"级别的新兵新式。尤其是即将量产的第三代扬芯处理器,性能堪比苹果M1。
蔡崇信眼中的云计算大计,是否也暗藏了一份"技术换芯片"的单点突破愿景?中国AI落后于美国,但若能在芯片领域占据优势,未来整个格局亦将发生逆转。
商业PK归根结底是产业链竞争。既然AI是未来主赛道,那么尽早布局相关产业链便显得至关重要。以云计算芯片化为突破口,的确是一张不错的好牌。
电商AI化是否比云先行?
除了在云计算赛道施加重锤外,蔡崇信另有隐藏着的一张"杀手锏":电商业务。
对于电商AI化的前景,蔡崇信同样发出阿里"必将在这场游戏中占据主动"的豪言。
事实上,各路AI巨头电商业务发展均已跟上。除了亚马逊的语音购物,微软等也在电商入口处摸索创新方案。淘宝此前已经尝试过运用AI生成商品图像、描述等内容,但仍旧"小打小闹"。
如今,基于大模型的电商场景应用,无疑将提供全新可能。从海量商品、虚拟试衣间到新品设计孵化,AI生成内容有望渗透电商营销的方方面面,为商家降本增效。
整合电商、云计算两大基石,何愁人工智能落户不了?蔡崇信的野心可见一斑。
重构阿里,从救火到复兴?
对阿里而言,在云计算、电商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布局,无疑将助力它的重整旗鼓。而要跳出"落后的阴霾",重塑昔日王者风范,显然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近年阿里内忧外患频频。内部效率低下,组织臃肿,出现"架构焦虑";外部则遭遇业务迷失、发展放缓、权力斗争等多重困扰。重组几经波折,却终于定于今年完成。
蔡崇信指出,导致阿里落后的关键原因是"忘了用户"。用户至上,贵在体验至上,这个拨乱反正的"至理名言",正反映出新阿里将要通过一场彻底的自我改革。
将重心下放,凝聚以CEO为核心的实战派力量,立足用户需求优化内容和产品,实现去中心化。这正迎合阿里集团本次重组最本质的价值诉求:为用户创造价值。
而这一理念与AI的契合度则是天然绝配。有了大模型内容生成,将助力阿里优化内容体验;而云计算、算力则可以支撑AI服务等新体验的普及。
看来,蔡崇信为阿里描绘的重生蓝图中,AI为最根本的破局关键。只要AI之路一锤定音,不远的将来,"新阿里"或许就能从火中凤凰涅槃。
中企角逐高地 站稳脚跟方能制胜
回望中美AI角逐的整个赛道,确实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但如蔡崇信所说,从长远来看,中国无论在算力、算法,还是产业人才等基本面上,均远非不可"反超"。
中国以及企业都有着草木根深的产业化意识。AI赛道并不限于哪家独大,而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圈。只要始终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脉络、保持开放合作,就一定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迎头赶上。
即便在短期相对落后,但中国企业已先人一步在全球开疆拓土。无论是阿里的数字贸易之路,还是腾讯、字节等的海外扩张,均为AI产业布局找到了新的出海机会。
面对美国AI企业在赛道上的绝对优势,中国企业正在谋求更高维度的战略突围。除了自主研发与产业链整合之外,全球化布局同样是必由之路。
通过产品和服务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中国企业不仅可以获取更多实践场景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对本土AI生态形成有力补充。这无疑将为未来中国AI产业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