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的竞争战火再度升级,京东强势出招,推出全民推荐或举报有奖活动。
5月9日,京东黑板报发布品质外卖招募令,面向全体公众征集优质堂食餐厅入驻京东外卖。每成功推荐1家餐厅入驻,推荐人即可获得百元京东饭卡;若公众在平台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无堂食餐厅”,进行举报且经核实后,涉事餐厅将立即下线并永不合作,线索反馈人还能获得40元京东饭卡奖励。
自上月全国外卖市场正式进入“三国杀”竞争格局后,京东本月祭出的“推荐或举报皆赏”策略,意图十分明显——通过深度动员国内消费者参与同业竞争,全力搅动市场局势,加速推动行业洗牌进程。
4月末,京东外卖交出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的亮眼成绩。这一数据无疑给同行业的两大巨头(美团、饿了么,业内常以黄色、蓝色标识指代)带来了强烈冲击。然而,在惊叹于这一数据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对京东外卖提出疑问:在日均千万的外卖订单中,含补贴的茶饮订单占比究竟有多少?
从客观角度分析,补贴茶饮订单是外卖平台常用的营销手段,它能在迅速吸引广泛消费者关注,实现订单规模的快速提升。但仅凭茶饮补贴,并不足以成为引导用户彻底 “换平台” 消费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京东外卖推出的全民推荐或举报有奖活动,堪称“一举三得”的高招:
其一,高效挖掘供应链拓展资源。外卖行业的核心竞争,不仅在于用户数量,更在于合作实体餐厅的规模。作为外卖领域的 “后进者”,京东外卖在供应链资源积累上,相较于 “黄蓝” 两队存在明显差距。在当前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京东外卖唯有全力扩充餐厅资源,丰富平台餐食产品种类,才能逐步降低“奶茶补贴” 等营销成本。因此,京东外卖通过“打赏举荐消费者”的方式,本质上是希望快速洞悉市场用户需求,精准定位可开拓的餐饮企业目标,为供应链的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其二,强化“品质外卖”品牌标签。“无堂食餐厅”是近十年国内餐饮市场衍生出的特殊业态,这类餐厅大多隐匿于生活社区民宅之中,以家庭厨房作坊的形式存在,主要依赖外卖平台生存,在消费市场一直饱受争议。而京东外卖作为今年刚入局的新平台,出现 “无堂食餐厅”的概率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它有底气重金邀请消费者帮忙“挑刺”,以此放大自身“品质外卖”的品牌形象。
其三,削弱竞争对手用户黏性。“一抬一踩”是互联网行业常见的营销竞争手段。对“无堂食餐厅”树靶子,且高调推进全民“举报有奖”,就是京东外卖在精准打击同业平台的痛点,强力拉拢消费者参与重新站队。无论同业对手是否跟进类似举措,京东都已抢先占据了行业经营规则及道德的制高点,在舆论和竞争态势上掌握了主动权。
综上可见,国内外卖行业的“三国杀”在二季度持续升级。三家平台表面上争夺的是用户心智与黏性,而根本利益的厮杀实则是围绕国内餐企资源展开激烈的攻防博弈。被裹挟其中的国内消费者,或在无意间扮演了“龙套甲”的角色,但能亲历这场大戏,时不时 “吃瓜”,一同见证中国外卖行业大洗牌,也不失为一种特别体验。至于这场外卖大战最终鹿死谁手,市场与时间将给出公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