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上海市近六成面积的郊野乡村空间内,形态各异的村落散布其中,呈现出自然生态与江南风情融合的风貌。而在这些上海乡村里,遗存着不少古建筑,或精致、或恬静、或典雅、或雄浑,书写了人文历史、记录着乡村风貌、经历过社会变迁,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成为沟通古今、连接心灵的“时空隧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遴选推出82条“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游客看古建、访遗迹,寻根脉、品文化。上海共有三条路线入选,分别是上海·金山 “寻画古镇 意蕴江南”古镇漫游之旅、上海·奉贤“海国长城”探索之旅和上海·青浦“桥见江南”探索之旅。在这些线路中,我们可以看见“世界航标遗产”朱家角泖塔、上海最早的海岸线遗存华亭古海塘、承载沪郊红色历史的陈家走马楼……不仅是上海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承海派文化内涵的珍贵遗产。
从乡村古建筑出发,深入挖掘和再认识乡村的历史资源和文化魅力,不仅能重新加强城乡地区的文化链接,为城区无法抒怀的乡愁找回记忆中的故土意象,更能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让乡村之根为城市发展提供创新土壤和文化资源。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在乡村古建之间
发现“沪派江南”历史渊源
身处江南地区的江海交汇地带,上海乡村承继了传统江南匠作体系的特质基因,同时又因为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复杂的文化本底,对乡村建筑风貌形成深远的影响,呈现出由“江南水乡”传统风格向“中西杂糅”现代风格的演变。到上海乡村寻古探幽,既有惊喜邂逅,更有诗意栖居。
在上海,有一种比石库门出现要早得多,从形制到结构也更具特色的乡村民居建筑,它就是绞圈房子。这种民居在布局上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不仅四面有房,而且“绞圈而建”,像铰链一样紧紧连在一起。因其坚固扎实,有利于抗击台风;团团而居,也有利于互相守望,防盗防窃。闵行区的庞家南荫堂和浦东地区的“颍川小筑”为上海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绞圈房子,步入其中可了解上海人民自古以来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在沪郊,还保留有不少独特的中国古代工程营造类建筑,体现着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相统一的建筑智慧。上海朱家角张马村的泖塔,是目前已知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灯塔之一,被国际航标协会宣布为“世界航标遗产”。天马山上至今矗立着一座千年斜塔护珠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角度更为倾斜、历史更为悠久。
沪派乡村民居特色也体现在室内——象征吉祥的“灶花”:“灶花”是崇明区传统民俗艺术,绘制在灶壁上。据说当地泥瓦匠以锅底灰和水经过特殊工艺调成墨汁,绘制成吉祥图案,画作经历几十年不会褪色脱落。如今,崇明每年会举办灶花艺术节,有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新老”两代灶花手艺人同场竞技,让人大饱眼福。
走进上海乡村老建筑,那些垂檐飞角、粉墙黛瓦,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也彰显着上海人民的营造智慧和精神追求。
在新老交替之中
感受生机勃勃的乡土文化
如何妥善处理好乡村古建保护与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推动特色村落风貌焕发时代活力、彰显文化价值,上海新场、枫泾等古镇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窗口。
当前,新场古镇正会同江苏、浙江十余个古镇,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其是上海唯一代表。“前店中宅、跨水为园”的独特布局是新场古镇的特有形态,折射出当年新场大户人家亦商亦农的惬意生活。
作为申遗的重要内容之一,由黄培康院士故居老宅后花园改造的“新场古镇后市河后花园”原址于去年底复原开放。重新设计改建的老宅院落鳞次栉比,粉墙黛瓦互比高低,马头墙、观音兜、飞檐翘角形成一道道古色古香的线条。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假山泥路都是根据黄氏后人的回忆重建,并融入了现代艺术设计。新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还将建造新场建筑研学博物馆,以方便市民游客了解老建筑保护背后的故事。
“再造新场古镇后花园不只是为了留住记忆与乡愁,更是希望通过整体修复改造,让新老生活方式在历史建筑中共生。”负责该项目整体方案的同济联创设计院设计师宣磊介绍,“修复重建不但能让后市河焕发出新魅力,还能为古镇的居民和游客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实现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有机结合。”
同样的理念也体现在枫泾古镇的老宅活化实践中。枫泾古镇有39座始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石桥以及近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既有修旧如旧的静态保护,也有文化铸魂的活态传承。古镇核心区中大街上的王氏老宅外立面是小青瓦、观音兜、屏风墙,里面也维持着三进合院式布局,现由集书房、展厅、咖啡、文创于一体的朵云书院运营。出门走不远,另一座老宅被改造成枫泾丁蹄非遗文化展示馆,展示了当地丁蹄制作的传统技艺,既带领人们探寻舌尖上的文化之旅,也实实在在帮古镇各处售卖枫泾丁蹄的本地商户“带货”。
让上海乡村风貌
成为城乡辉映的扳手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场创造性探索。郊野乡村的文化复兴,同样是这场伟大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身处上海的人们正见证着古建民居等乡土文化再度鲜活,特色村落成为文化共鸣的风景。
在近期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中,提出了“沪派江南”的概念。“沪派江南”不仅体现了上海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也承载了上海千年来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与印痕。它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上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沪派江南”风貌。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致力于“沪派江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努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样本,为上海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期,上海将以区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强化市级部门协同,通过“三师(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联创”设计、各类政策叠加、各项行动汇聚、强化公众参与,以三年为周期,有序开展乡村特色风貌保护传承的试点营造。
在保护的同时,加强人们对此的认知也是必要的。本次“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就得到了巨大的曝光:线路专题已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首页上线,线路推广联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传世古建》节目,同时在小红书推出“我心中最美古建”网络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抖音搭建“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专属话题页。飞猪、去哪儿等OTA平台将开展形式丰富的乡村“吃、住、行、游、购、娱”产品推广,推荐更多优质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和目的地,共同打造暑期“自在乡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具有浓郁江南文化、水乡特色的乡村古建、自然肌理、村落风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场景,打造文化自信的上海样本,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