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院到美术馆,在虎丘路上,有一幢充满“文艺范”的老楼——亚洲文会大楼,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近些年,经过一系列的保护修缮后,这幢矗立于洛克·外滩源片区、进驻了上海外滩美术馆的百年历史大楼,如今熠熠生辉,成为外滩一个闪耀的历史名片,延续着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明、艺术装饰风格与博物传统,也在“新”“旧”交替和平衡中,实现古建筑历史底蕴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亚洲文会大楼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以竖向构图为主。自1930年代建成后,历经自然风化侵蚀,2021年,上海房屋质量检测局对大楼外立面进行了专项检测,发现南、西外立面以及窗边存在多处受损与安全隐患。为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启动了修缮工程,在专家细致评审、工匠认真修复后,大楼得以“新生”,焕发光彩。
大楼本身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浓郁的“Art Deco”艺术特色。大楼建成之初,正是英法美侨民在上海开拓工商的活跃时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自然和社会文化的缘故,英资公和洋行设计修建此楼,用于陈列丰富的动植物标本和历史文物,馆内多年积累了20328件自然标本、6663件历史文物和艺术藏品、14000余册中西文图书,是近代中国最早向社会开放的一座博物馆。同时,设计采用了欧洲建筑形式与上海“异国”协调,融入中国传统装饰风格,赋予了这幢建筑重要的价值。
由于大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沿革,房屋主立面(西立面)的装饰构件、次立面(南立面)的墙面、外窗成为修缮的重点保护对象。上海房屋质量检测局的专项检测结果显示,外立面面砖及粉刷饰面开裂、破损、脱落;窗台、护栏和板底粉刷开裂脱落及屋面防水受损。
为修复房屋安全隐患、尽全力恢复大楼往昔风采,此次修缮工程从多处考察,审慎实施方案,在外立面搭建了一般部位高为28米、局部部位高为32米的脚手架。由于建筑外立面涉及工艺种类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分门别类制作小样,并进行了多次尝试和专家评审。针对泰山砖、外墙面粉刷层的空鼓部位,分别采取了加固螺栓后注浆加固、基底凿毛后多层次抹刷水泥砂浆、石渣浆的方法,对房屋钢窗进行钢窗除锈、原料涂抹和原材料配齐,对渗水处进行勘测后铺设防水卷材、涂刷保护层。
整个修复过程尤其是墙面技艺,极其考验工匠的水平和深厚功底。仅斩假石面层的正式剁琢,就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剁转角和四周边缘,后剁中间大面”的顺序,“凡转角和四周边缘剁水平纹,中间剁垂直纹;剁法是先轻剁一遍,再按原剁纹剁深。剁纹要深浅一致,深度控制在不超过石渣粒径的1/3为度,所有边框的斧纹应垂直;剁琢完毕,用刷子沿剁纹方向清除浮尘,最后起出分格条,这样工序才算真正完成。”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在2007年对亚洲文会大楼进行了修缮设计,戴卫·奇普菲尔德以1932年原貌为依据,主要在外立面、扩建部分、室内三方面进行,对外立面的泰山砖进行专业清洗,使其恢复青灰色原貌,扩建部分遵循21世纪当代美术馆的设备要求,外立面采用新建水刷石,体现“新”“旧”的可识别性与进步性,室内在主楼梯保留艺术装饰风格,展厅采用现代设计,保留建筑精华与实用性并举,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
作为“洛克·外滩源”中第一个修缮完成的历史建筑,亚洲文会大楼如今在区房管部门的指导下,已重获“新生”。不仅保留了建筑不可替代的岁月美,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入驻更是让这幢充满故事的老建筑成为外滩街区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