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浙江象山半岛石浦渔港的东门岛寻珠,不是寻宝传说中的东海明珠,而是寻访岛上尚在祭拜的寇珠娘娘,当地非常奇特的一种海岛民间习俗。
寇珠是越剧《狸猫换太子》戏中宋真宗的宫女。这出戏文唱的是,寇珠同情李后的悲惨处境,与太监合谋,密送太子出宫,在严刑拷问时触柱而亡。太子得救即位,便是北宋一代明君仁宗皇帝。
有位熟知当地典故的长者告知:老时节岛民敬寇珠忠义,在一座小庙立像,与妈祖娘娘合祭奉祀。奇中之奇的是,寇珠娘娘像立于妈祖娘娘像后,只有本土本乡的老辈人才知道。
东门岛古称天门山,扼象山港、三门湾航路要津。当地方志记载,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置卫控海”,曾在此筑“昌国卫”,一时成为帝国边陲的海防重镇。岛外的大目洋、猫头洋和渔山渔场,是浙东大洋著名的东海鱼仓。
得山海之便,东门岛的渔业闻名遐迩。早在清乾隆年间,以东门岛渔帮为代表的浙东渔帮崛起,与闽漳渔帮各领风骚。村委会前高高的门楼上,镌刻“浙江渔业第一村”七个金色大字,两边对联豪迈粗犷:“海海海海浪海风铸渔民海洋性格,渔渔渔渔船渔谱海岛渔业史诗”。
东门岛落日余晖,摄影:翁华清
岛不一般,海神自然与众不同。浙东海岛边地,山海相隔的地理环境,自古生成了丰富独特的海神崇拜风俗。有民俗学学者,把这个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称为“众神之岛”。
据说这个小岛历史上最多时曾密布二十多个庙宇,不仅供奉观音菩萨、海神妈祖,治水的大禹,源自历史人物的王将军庙,还有能听辨海水深处不同鱼群声音的鱼师等一众神仙菩萨。
寇珠庙的故事扑朔迷离,探寻也颇曲折。《狸猫换太子》故事发生的北宋真、仁二宗时代,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晏殊、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一大批辉耀千古的文坛巨星。寇珠,这一戏文里的小人物,怎么会穿越历史,融入到了海岛的百姓生活,成为守护一方的海神?
上岛前,特地问起几位家在东门岛的朋友,都说不知道何处还在供奉寇珠娘娘。倒是石浦乡贤竺桂良先生的《石浦镇志稿选编》,为寻找寇珠庙提供了诸多线索。书中言之凿凿:“传说寇珠诞期为农历三月廿三。每逢其诞期或节庆演戏敬神,寇珠庙从不演《狸猫换太子》。”
五月初夏的海岛,潮湿的海风里隐隐有亲切的海腥味,常年在外时常有点鼻塞的呼吸,一下子变得通畅起来。三三两两尚未出海的渔船,停泊在码头,桅杆上定风旗猎猎。街边渔嫂坐在小凳上,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织补着渔网。一路寻问,渔嫂们笑脸相答,却无人知道寇珠庙。
就在怀疑岛上是否还保存寇珠娘娘时,突然想到,或许自己问错了对象。因为这些渔嫂说的是普通话,不像是东门岛原住民。近年来,浙江东海渔区包括东门岛,本地渔民的年轻一代,很少有人上船捕鱼了。来自江西、安徽等地的外来人员,慢慢成为了出海捕鱼的主要劳力。这些新一代渔嫂,和岛上老一辈渔嫂一样,脸庞被太阳晒得黑中透红,穿针引线补网的手法还是那么纯熟,但已是跟随家人来海岛谋生的外乡人了。
在一户渔家门口,有位须发已白的老伯坐在竹椅上,吹着海风。我想,这才是我要问路的对象。用当地方言一番交谈,终于问到,寇珠庙就在村东头露天足球场拐进的山脚下。
晒着渔网的岛上足球场,摄影:高子华
这是一座单进小庙,主殿边方桌旁,有三四位大妈正在闲聊。这是海岛寺庙里常见的场景。年年月月,海边的男人出海捕鱼经商,大大小小的庙宇,便成了留守女人的精神家园。她们在这里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家人满载而归、平安返航,在这里唠叨,倾诉没完没了的柴米油盐、人情世故,打发消磨着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
当我问到寇珠娘娘,老人家停下交谈,露出诧异的神情。有人好奇地问我:“你怎么知道这里拜寇珠娘娘?”听我讲述来由,一位大妈笑着起身,连说“难得难得”,引我走向神位。拉开妈祖娘娘像侧的垂帘,帘后果真立着寇珠娘娘像。
一切正如《石浦镇志稿选编》所记:“一般庙宇菩萨神灵多呈坐姿,唯天后寇珠立像,左祀土地,右奉财神。”问起当地寇珠祭祀的缘由,老人们笑着说自己也不清楚,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一位大妈虔诚地递香给我,告诉我:“灵的!拜拜!”
如今,在遍布东南沿海的妈祖崇拜中,原来偏居一隅的本土海神,往往作为妈祖娘娘的陪祀神,共同护佑着一方海域。行走在海岛,不经意间邂逅的一座小庙,便可能连接一段历史和传说。
对抲鱼人来说,戏文就是大千世界,抒发着喜怒哀乐,承载着大是大非,唱出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生活态度。曾经的古老风俗,与当下奔涌向前的沸腾生活,相互冲撞、挤压、交融,就像潮涨潮落,生生不息,涌动着属于海洋的传奇。